兰州一中
校本课程结课论文
论文名称: 我看利比亚 学生姓名: 高怀阳 班 级: 高一(7)班
指导教师签字:
2011 年
6 月 23
日
论文摘要:本文《我看利比亚》主要通过网络,报刊,书籍等途径
对利比亚,利比亚动乱和原因,及主要人物卡扎菲做了 了解,并就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因素,经济与政治的关 系得出初步结论,并就我国目前的发展作出评论。
关键字:利比亚,卡扎菲,动乱,国家之间,经济与政治,我国发展 正文
1. 利比亚概况 利比亚位于北非,国土面积 176 万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 1900 公里。其土地面积的 94%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。境内无常年河流,无大湖泊,但地下水资源丰富,井泉分 布较广。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,冬暖多雨,夏热干燥。内陆属热带沙漠气候。 利比亚全国人口为人口 640 多万,主要是阿拉伯人,其次是柏柏尔人,阿拉伯语 为国语,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。首都的黎波里市(TRIPOLI)位于沿海西北部,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,人口约 200 万;是利比亚政治、文化和商业中心,也是利比亚的 重要港口之一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,探明原油储量约 400 亿桶,目前原油日 产量约为 130 万桶,其中约 100 万桶供出口,主要出口到意大利、西班牙和德国等欧 洲国家。石油是利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,原油及其石化产品出口分别占利比亚外汇 收入的 95%和政府财政收入的 75%。利比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.9335 万美元。
2. 利比亚事件
利比亚当地时间 2011 年 3 月 19 日晚,法国、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 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。中国、俄罗斯、阿尔及利亚、非洲联盟(非盟)等一些 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次军事行动反应不一。
3. 核心人物卡扎菲
穆阿迈尔· 卡扎菲 1942 年出生在苏尔特一个游牧部落家庭,1961 年在班加西利比 亚大学攻读历史,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。1965 年毕业后他在利比亚陆军服役。 1966 年赴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。1969 年 9 月 1 日,卡扎菲领导“自由军 官组织”,推翻伊德里斯王朝,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,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 武装部队总司令。1970 年至 1972 年,卡扎菲任总理兼国防部长。1977 年起成为革命 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。1979 年 3 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,只保留“九·一”革 命领导人称号。卡扎菲本人善于演讲,喜住帐篷,拥有一支女保镖队伍,领导利比亚 脱离贫困并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。
4. 动乱原因
第一:地理因素。虽然是北非的一个国家,却靠近北美洲美国、西欧和亚洲的中
东、西亚、南亚、东南亚、东亚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--地中海航路中间,是中东 石油运到西欧、美国的必经之路,油轮运输必经之地,东接有苏伊士运河扼欧、亚、 非三洲交通枢纽的埃及,利比亚还是石油盛产国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历来为兵家必 争之地,古代的古罗马与迦太基,二战的英德两国。 第二:石油。利比亚应该为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,利比亚 2009 年统计数据 2008 年人均 GDP 为 16114 美元, 为非洲最高! 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, 但由于缺勘探, 一半以上的油田都未经开采。 第三:最重要,卡扎菲不听美国的话,从其上台后就奉行的反帝、反殖、反霸、 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 策,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。主张阿拉伯统一,与非 洲、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,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,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这些政策 上严重违反了美国的国家利益。在“9.11”之后,虽然卡扎菲试图与西方各国改善关 系但看来收获不大,至少现在西方国家恨不得他早的死。然后再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 政府——伊拉克那样最好!
5. 结论
通过本次事件可以看出,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 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,其主要由国家利益决定,国 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,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。国家力 量也是影响归家关系的重要因素,因为国家力量是衡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, 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。 其次,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,并且政治也谁对经 济的集中反映,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为什么美国可以随意干涉他国内政, 并且特别 “横” , 这主要是美国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,美国经济实力是很强大的,因此因为他有经济实 力所以他才敢在世界各地到处动武,到处欺负其他是弱小国家。 所以综上所述,当今中国的发展要更加注重从本身的国情出发,抓住和利用好重要 的战略机遇期,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,大力发展生产力,坚持“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”的战略方针,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跟高水平的小康社会,增强综合 国力,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参考文献 1. 《参考消息》 2. 《环球时报》 3. 《特别关注》